金陵风骨•其命惟新——2013江苏省国画院书画作品展
2013-03-14

2013年3月14日,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周京新率部分书画家赴西安举办“金陵风骨•其命惟新——2013江苏省国画院书画精品展”,此展由江苏省国画院、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主办,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展出江苏省国画院全体书画家新近创作的精品力作每人4件,共150余件作品。3月16日,召开了包括陕西日报、华商报等十多家报纸以及电视媒体参与的新闻发布会,3月17日举行画展开幕式,开幕式由陕西省美术馆副馆长张养玉主持,陕西省美术馆馆长罗宁、陕西省国画院院长范桦、副院长邢庆仁、陕西著名国画家崔振宽等人参加,开幕式结束后,召开了陕西多名美术界人士参加的学术研讨会,画展至3月30日结束。


南京和西安这两个城市都有许多共同的地方,南京、北京、西安、洛阳曾被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古都。西安古称“长安”,它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千余年,先后有21个王朝和政权建都于此,是十三朝古都。南京古称“金陵”,它有着上千年文明史和2400多年建城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它是历经苍桑的十代都会。文化历史的悠久使得这两个城市在艺术发展方面也有着很多共同之处。六十年代初,在江苏省国画院出现了以傅抱石为首的新金陵画派,同一时期在陕西西安,出现了以赵望云、石鲁为代表的长安画派,新金陵画派提出“时代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的口号,以笔墨丹青反映新时代的发展变化,长安画派提出“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主张绘画走向生活,反映现实,两者的艺术主张有异曲同工之处。这两个画派的旗手傅抱石先生和石鲁先生还有着深厚的友谊,并且合作过作品,在美术界传为佳话。在学术座谈会上,多位画家学者们都阐述了两个画派之间的深厚渊源和艺术之间的交流。进入新时期,这两个画派的传人仍然坚持着老一辈的传统,既注重传统,又开拓创新,同时以开放的姿态取长补短,促进艺术的共同繁荣。


中国画的发展在当代不是封闭的,自2011年以来,江苏省国画院多次举办学术交流展,并出版《江苏省国画院画家精品画库》,共计30余册。旨在加强省内外中国画创作研究与交流,打造体现当代中国画研究状态的学术平台,活跃江苏中国画创作的学术氛围。2012年赴海南、新疆等地及省内各城市举办巡回画展,在省内外起到了极大的反响。2013年江苏省国画院将继续开展对外交流展,并把首展放在西安,希望以艺术交流、学术探讨的方式促进两省书画艺术更好地切磋交流,共同探索和开拓新时期我国传统艺术的崭新发展道路。(王飏供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