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院资讯 | 江苏省国画院赴广州观摩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并开展高质量发展调研活动
2024-07-17

为推动江苏省文化事业在新征程中走在前列更好发挥画院作用,我院以提高艺术创作理念和能力,加强与兄弟画院之间的院际交流,互相学习管理经验与成功做法为目标,以推动国画院高质量发展为主题,2024年7月9—12日,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江苏省国画院党总支书记孙士泽带队,组织院领导班子成员、部分中层干部和专业创作人员一行23人赴广州观摩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与广州画院、广东画院开展高质量发展调研活动。


微信图片_20240717163734.jpg

江苏省国画院一行观摩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全国美展是我国极具权威、规模最大的美术活动,也是我国文艺界少有的每五年举办一届的文艺盛会。今年第十四届全国美展既是对近五年来美术创作成果的集中呈现,也是美术界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我院此次共有17件作品入选,其中有一件系进京作品。这是我院创作人员近几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入选作品最多的一次,在全国同行业领域内也属前茅,充分体现了全体画院人力求用优秀的美术作品反映新时代、反映江苏美术创作高水准的作品,在国展舞台上展示江苏风采的决心与努力。

创作人员表示,带着满满自豪感和荣誉感,通过观摩学习与研究讨论,开阔了眼界,进一步加深了对主题性美术创作的认识与理解,激发了大家树立精品意识,我们要更好地把握时代主旋律、主基调,用精品的意识创作出反映伟大时代的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作品。


微信图片_20240717163750.jpg

江苏省国画院一行与广州画院领导及同仁合影


微信图片_20240717163802.jpg

双方于广州画院美术馆合影


在广州画院调研期间,我院首先参观了广州画院美术馆举办的“花间寻意·当代花鸟画研究展”。广州画院专职画家陈川作为展览引导,为我们介绍了参展艺术家及其作品,大家从中了解当今中国花鸟画创作的一些动向和面貌。


微信图片_20240717163817.jpg

江苏省国画院一行参观广州画院画室


在随后的画室走访中,大家就画室建设以及正在进行的创作进行了探讨。


微信图片_20240717163822.jpg

江苏省国画院一行与广州画院领导及同仁展开交流座谈会


在交流座谈会上,由广州画院院长宋陆京主持并分享了在队伍建设、行政管理、硬件配备、美术馆展览策划与宣传等方面的特色做法和经验,双方就人才建设、典藏工作、展览经费管理、集体性主题创作等当前画院发展急需解决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并以各自经验出发提出了未来发展设想。


微信图片_20240717163828.jpg

江苏省国画院一行与广东画院领导及同仁合影


在广东画院美术馆调研期间,我院首先参观了“岭南璀璨——广东画院精品展”,在广东画院副院长郑阿湃的讲解介绍下,了解广东画院历代名家大师和当代画家作品,并结合观摩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作品的心得体会,探讨当下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发展趋势与创作路径。


微信图片_20240717163841.jpg

江苏省国画院一行与广东画院领导及同仁展开交流座谈会


随后举办高质量发展调研座谈会,由广东画院副院长张达聪主持,广东画院副院长郑阿湃和专职画家21人参加了座谈会。双方就两院之间的历史传承、人事管理、人才建设、典藏工作、政府采购、主题性美术集体创作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交流,共同探讨推动画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大家分享各自的实践做法与管理经验,打开视野,开拓思路,收获颇丰。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江苏省国画院党总支书记孙士泽表示,这样的交流活动对两院今后的发展十分有益,今后要多开展这样的交流活动,互相学习成功经验,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他热情邀请广东画院画家们今后来到江苏省国画院考察交流。广东画院还向江苏省国画院赠送了画册。


微信图片_20240717163847.jpg

双方展开笔墨切磋后合影


最后,双方创作人员在“广东画院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进行了艺术创作与笔墨切磋,广东画院画家们集体合作国画《丹霞挹翠》,江苏省国画院画家们集体合作国画《三君子》,双方互赠画作。江苏省国画院与广东画院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1959年,傅抱石和关山月合作,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巨幅山水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画作以毛泽东《沁园春.雪》词意为题材,展现了祖国山河无与伦比的壮美雄姿。这段合作经历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一段难得的佳话。此次江苏省国画院与广东画院后人们再次齐聚一堂,交流研讨,既是对前辈艺术精神与真挚友谊的传承发扬,也显示了当代画院人在时代召唤下,对于新时期文化艺术发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次两院之间的思想碰撞与笔墨切磋,必将为双方将来进一步深化交流奠定坚实基础,也为江苏和广东两省的文化艺术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为期四天的广州之行,江苏省国画院收获颇丰,为未来的发展规划和艺术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与坚实的基础。



文字:王飏 董丽婷

图片:王茜 董丽婷

一审:王茜

二审:刘毅

审定:孙士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