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平


书桌对面的墙壁上,挂着一幅水墨淡彩的松林图。老干纷披,枝叶繁茂,散发出一股清新的山野气息,每当我的目光接触到这片生气勃勃的松林,一个和善、质朴、敦厚的身影便出现在我的面前。他就是离开我们已经一年的画家金志远。


老金是一位勤奋、踏实的画家。他出生在苏北古城扬州,小时就在舅父身边读书、学画,深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投身革命后,老金被选送到中央美术学院深造,为后来他在国画创作上取得人所共知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得自真山水”和“俊得江山助”这两方老金常用的印章中,人们可以想见画家始终坚守艺术源自生活的信条。在以画人物为主的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他经常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实地观察和体验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留下了许多令人难忘的佳作。


七十年代以后,他转攻山水,同样地勤于深入山川,体察自然,师法造化。


路过长江路的时候,我喜欢弯到他们夫妇的画室去待一会。夏天,门前挂着竹帘,冬天,案头养着水仙,显得格外幽静。每次,这对夫妇总是在埋头作画。老金在外面半间,徐孅在里面半间。室内挂满了画,有的正在润色,有的刚刚完成。


我们随便聊天,谈画、谈山、谈水、谈花、谈鸟,谈他们游历名山大川的见闻和感受,使我增长不少知识,老金有时将装有饼干、花生米、蜜枣或烧饼的食品盒递到徐孅手里,提醒有糖尿病的妻子按时补充营养,细心地照顾着徐孅。在共同经历过来的艺术生涯中,他们意笃情深,一唱一应,起初常常合作,后来逐渐形成各自的风格,又互为第一读者,互相砥砺探讨,要求都十分严格。在共同的追求中,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


我很喜欢老金的画,喜欢它的苍润清丽,喜欢它的深雄潇洒和深邃的意境。老金作品中的树木尤其具有特殊的魅力。他赠给我的《松林图》就常带给我比画面更深更美的感受。到我家作客的朋友们也常常在这幅画前凝神玩味欣赏。


一位和老金同辈的画家,曾和我说过,他很佩服老金,说老金笔下的树有空间感,有生命力,有性格,因此也就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他自愧不如。


可是,老金并不以此为满足。当他在祖国各地旅行写生时,只要看到他喜欢的树,总要掏出纸笔。同伴们已经走远了,他还一片痴情地坐在树前描画。


在老金留下的写生簿上,各种类型的树占了很大篇幅。以松树为例,就有黄山奇松,沈阳努尔哈赤故宫前的老松林,长白山下高大秀美的美人松和小兴安岭的红松,北京戒台寺的卧龙松,九华山的凤凰松,还有多雨的昆明黑龙潭公园特别清翠的松⋯.徐孅告诉过我,北京故宫绘画馆前的古松,老金不止一次地画过,但他老是觉着没有尽兴,后来找到机会又去画了一次,才感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在老金的心中,树有千姿百态,也有各不相同的性格。南方和北方,高山和丘陵,阳坡和阴坡,树,应该怎么去表现,老金谈起来兴致勃勃,滔滔不绝,就像谈起他相处多年相知殊深的老朋友。虽然,老金平常是个不喜欢多说话的人。


老金曾经打算写一本图文并茂的《松树的性格》,可惜,他未能在忙于创作的生前实现。不过,了解老金人品画品的人,都感到在老金的身上就具有松树的品格,具有松树内在的美。


在祖国的大地上,松,无处不在。当人们看到松树的时候,就会想起了你,老金!


(1985年)
分享到: